当“假日经济”与“场景金融”深度碰撞,信用卡业务能否借势破冰,将假日文旅流量转化为自身价值用户,实现业务增长困境的破局?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银行信用卡APP用户活跃增速呈现持续收窄,2023年,全年仍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最高增速达21.73%;进入2024年,增长明显放缓,从1月的13.49%大幅下滑至12月的1.43%;至2025年1月,首次出现同比增速负增长。
随着银行信用卡APP用户增长红利消退,银行信用卡APP面临用户增长瓶颈,新增用户获取难度加大,现有用户的活跃度提升也面临挑战。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节日前后活跃波动明显,揭示用户活跃度与节假日场景的强关联。
| 持续复苏的文旅消费:或为信用卡业务提供结构性增长机会
尽管信用卡APP活跃用户增长面临瓶颈,但文旅消费的复苏可能为其提供结构性机遇。根据文旅部数据,近年来在节假日期间,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持续创出新高,2024年清明、五一、国庆节三大假期,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27.5%、113.5%和107.9%。2025年全国春节文旅消费月通过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丰富惠民活动,推动春节旅游人次及收入攀升至疫前同期的126.9%和115.2%,清明节期间客流和旅游收入更是实现恢复至112.5%和120.2%,文旅市场消费复苏和增长趋势明显。
如前文所述,节假日强劲的消费动能,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五一假期也得到明显体现。另外在机构侧,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信用卡APP的用户日活与去年同期比较,部分头部机构如工银e生活日均活跃同比增长12.4%、浦大喜奔增长8.4%,与节假日重叠,用户活跃度表现同样可观。
今年假期文旅消费市场延续了往年的复苏态势,无疑将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银行信用卡业务把握文旅市场发展机遇,面向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元场景提供金融支持,具备结构性增长机会。
| 如何把握增长动能:取决于场景融合与用户运营能力
2025年各节假日的消费数据与用户活跃表现,释放出强烈信号,文旅场景能够成为信用卡业务的“潜力增长区域”。文旅场景正从季节性机会,进化为实现用户价值跃迁的战略高地,发展态势也从规模复苏向价值深耕转变。
另外从需求角度,用户对单一场景消费的兴趣逐渐减退,转向追求“文化+体验+服务” 的综合消费场景体验,银行信用卡业务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突破点与差异化竞争路径。银行信用卡业务可持续以文旅消费为契机,以APP为经营平台,深化场景融合与用户运营,推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和产品服务,从而更好地支持市场消费潜力释放。
在信用卡业务场景融合与用户运营层面,易观千帆认为,可重点关注如下方面:
一是重视“家庭用户”与“年轻客群”的消费分层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权益组合,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二是将“场景融合”作为核心策略,构建交通出行、门票预订、文化体验等全链路的支付闭环,提升用户的消费连贯性和便利性。
三是用户精细运营,借助 APP平台拓展“大文旅生态圈”,创新“消费即权益”即时反馈机制,增强用户的消费获得感和忠诚度。
通过这些举措,银行信用卡或能更好的借文旅消费旺季的势能,更好的实现用户与业务的双增长,为消费活力提供金融保障的同时,构建起自身在行业内的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