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业务,App内的增值服务成为券商角逐用户个性化服务的新战场。

随着证券市场竞争模式不断演进,传统佣金驱动的盈利模式正面临挑战。证券交易佣金率的逐年下滑,促使证券公司亟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站在投资者角度,面对当下5400余家上市公司的海量信息与行情波动,用户需要更专业的工具和建议来提升交易胜率。这一背景催生出以“科技+服务”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业务,App内的增值服务成为券商角逐用户个性化服务的新战场。
一、增值服务发展背景:交易佣金下滑推动业务结构转型
1. 券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受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中国证券行业佣金率水平(佣金收入/成交总额口径估算)从十年前的万分之13.29,至2024年为万分之3.93,下降趋势明显。不同证券公司采取不同的佣金费率政策,当下实际已降至万分之三以下,券商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因此逐渐下滑。为应对这一挑战,证券公司积极探索增值服务,如智能交易工具、财富管理产品和投资顾问服务,以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这些服务可以通过订阅费或增值服务费来弥补佣金率的下降,熨平行情淡旺季导致的收入波动,还能提升客户使用App的黏性。
数据口径:证券行业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沪深交易所股票基金成交总额
2. 用户需要专业的投资工具与建议
投资者对证券App投资交易的需求已从简单的买卖功能转向更高效、更智能的综合投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通过专业工具和建议,实现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支持,提高交易胜率。例如,通过AI投顾、脱水研报、金股雷达等工具发现好的标的,开盘阶段通过AI主力追踪、神奇九转、异动精灵等工具发现好的买点,在买入后通过AI趋势顶底、多空旗手、撑压信号等工具发现好卖点,最后通过账户智能诊断、AI交易复盘等工具总结优化过往交易。增值服务通过覆盖用户不同交易环节的需求,帮助投资者更理性地制定投资策略,从而提升交易成功率。

从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到移动互联网的App快速迭代、再到现阶段AI大模型的引入,证券行业经历了从业务电子化到互联网化,再到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三个阶段。当下,国内证券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催生了一系列增值服务技术与交易决策工具。这些技术进步为券商奠定了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也能为用户提供更贴合需求的增值服务工具,推动了券商客户服务形态的转型。
二、增值服务现状:券商App增值服务的多样化生态
随着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券商App的增值服务日趋体系化,在资讯解读、交易逻辑、智能投顾等多维度实现了覆盖。
1. 内容资讯类:从信息聚合到智能解读的跃迁
以往的资讯服务大多是简单的新闻堆砌、研报复用。但随着内容运营思路向专业垂直发展,各大券商开始引入自研内容团队与AI信息抽取技术,实现了资讯从“泛流量”向“智能定制”转型。
例如,同花顺App在接入NLP技术后,可以实时识别上市公司公告、宏观新闻中的核心事件,并生成可交互的图解推送。特别是个股在出现明显异动时,同花顺可以根据过往资讯,提炼出异动的可能。再结合投资者的持仓标签,自动提示关联机会与风险,大幅提升了资讯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2. 策略工具类:构建“类机构”分析力
针对用户交易环节,券商App上线了一系列证券交易相关的辅助工具,经过市场反馈,这类工具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不断提高。证券App用户在选股、持股、卖出等交易环节中,也更加频繁地使用到这些工具,以此来辅助提升证券交易的胜率。此类服务正快速从辅助型工具向交易核心能力延伸。
2025年6月,不同交易环节都有了相应的AI策略工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AI选股模型工具融合了基本面、技术面与行为金融模型,提供多维打分排序,部分App里的选股工具还支持回测与组合自动调仓功能;智能盯盘系统中,用户可以设置多维预警指标——均线突破、异动成交、舆情突变等,一旦触发即通过App/短信/微信提醒,帮助投资者把握交易机会;板块热力图与情绪指标工具,实时展示了市场主线的资金流向、涨跌幅热度区块,为用户提供“风口感知”能力;AI数字人模型,则为用户提供了AI仿真助手,帮助播报重要资讯,用户无需查看手机即可掌握股价变动、最新资讯等内容。
3. 投顾服务类:从“提示”走向“陪伴”
2025年以来,随着智能投顾的不断进化,投顾服务正在从传统的“用户问、顾问答”升级为“全生命周期陪伴”——业内最新的进展在AI投顾,App背后的券商系统基于用户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生成资产配置建议,并跟踪策略表现进行动态调整;其次是相对传统的人工投顾,持证顾问在App内提供“一对一”的投顾交流、复盘建议、交易心理疏导等深层服务;而最常见的则是混合投顾模式,如通过线上算法筛出用户画像后,定向匹配合适的顾问进行服务,从而提升服务效率与匹配度。

注:左图为蜻蜓点金的一对一人工投顾服务,右图为华宝证券的投顾组合服务
此外,部分券商已尝试通过“虚拟投顾形象+真人专家运营”的方式增强用户互动体验,进一步降低用户获取金融知识门槛。
三、典型案例分析:增值服务如何“落地生花”
案例一:华宝智投App——构建智能投研生态闭环
华宝智投通过构建“研报中台+数据算法+投顾体系”的完整生态,打通从内容生产、数据加工到用户触达的全链条。
2025年,华宝智投的核心产品包括“策略宝”“数据雷达”“智能择时系统”等工具。其中,“策略宝”提供包括价值、成长、波段等多种策略模型,供不同风格的投资者灵活选择。同时,智投团队还开发了AI语音助手与投研互动系统,实现实时投顾与解盘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

案例二:国泰海通君弘App——深耕个性化体验
“君弘”App的增值服务以“千人千面”为目标,借助用户行为画像、投资偏好标签等技术,实现资讯、策略、盯盘等功能的个性化推荐。例如,“AI精选资讯”模块会根据用户所持股票、关注行业,智能推送相关新闻及解读,避免信息冗余。
君弘在投顾云平台基础上,推出“在线投顾面对面”服务,支持用户与持证顾问实时连线,实现从策略获取到执行反馈的闭环服务体验。
此外,2025年4月,君弘还推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君弘灵犀功能,在App中加入了智能语言导航,让用户体验到更加沉浸的服务。

1. 服务核心:个性化与定制化
投资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券商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成为2025年及未来的核心抓手。未来上市公司数量可能持续增长(当前已超5400家),如何在庞大股票池中筛选符合不同投资风格的标的,并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动态生成个性化市场解读与投资方案,是券商AI发展的核心逻辑。此趋势将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服务体验。
所有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用户交易胜率。增值服务需围绕此目标,在智能交易工具、实时数据分析和专业投顾服务中持续积累数据、优化逻辑、改良产品,助力投资者在复杂市场中取得更好回报。
2. 券商关键策略
持续提升科技水平: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是基础,据2025年4月一份研究显示,14家头部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合计达190.56亿元,这些投入转化为AI大模型与科技系统,在合规风控、客户服务和投资建议等领域创造价值。
建设专业投顾团队:作为AI技术的重要补充,券商需招聘培训专业人才,打造高质量投顾团队(如蜻蜓点金、华宝智投等App提供的直播、短视频形式服务)。
洞察新媒体营销:理解用户娱乐消费形态动向至关重要,通过与App受众直接互动收集反馈,从而改进产品服务;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等数字化营销手段吸引新客,建立品牌认知。